近期,各大医院乙流患者增多。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第52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流感监测周报提示,现阶段流感仍以甲流(A型)为主,但全国乙型流感占比已连续6周上升。其中北方已连续9周上升,从第44周4.2%上升至第52周47.3%;南方已连续6周上升,从第47周11.6%上升至第52周26.4%。
对于流感病毒,包括甲流、乙流,目前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为主的方式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中医药在呼吸道疾病治疗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势。其中,连花清瘟作为我国应对病毒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药物被多个诊疗方案推荐用于流感防治。
对症治疗,证据充分,国家方案推荐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气溶胶、飞沫和接触己感染的物品等方式传播,从而引发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甲型流感(甲流)和乙型流感(乙流)是流感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二者临床表现相似,感染后都会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而且不通过实验室检测仅从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分。
在中医看来,流感属于“温病”“疫病”的范畴,连花清瘟组方汇聚汉明清三朝治疫名方,以清代《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疏散外邪,东汉《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还汲取了明代《温疫论》中治疫病用大黄的用药经验,通腑泄热,使邪毒从肠道排出,退热不反弹且可缓解便秘。除此之外,还创新加入了红景天,扶补人体正气,调节免疫促进疾病痊愈,增强患者抗病康复能力。由于其组成涵盖了辛凉透表、宣肺泄热、止咳平喘、清热解毒等药物,对于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这一外感热病症候群效果明确,因此,只要出现上述症状,无论甲流、乙流,都可以使用。
基础研究证实,中药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H7N9等)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在降低甲流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效果显著,连花清瘟组可显著缩短甲流患者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流感症状持续时间。对于乙型流感病毒,连花清瘟能减少多种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Yamagata、B/Lee/40)的复制,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减轻肺组织损伤,缓解肺部病变。临床实践中,除上述作用外,连花清瘟还显示出抗菌消炎、退热、化痰止咳、提高免疫等多重作用,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连花清瘟在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方面尤其突出,国家卫健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将其推荐用于“风热犯卫型”“表寒里热型”“热毒袭肺型”等多种证型的流感治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时行感冒(乙型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中,连花清瘟被推荐用于乙型流感治疗。
据统计,截至目前连花清瘟已先后30余次列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流、乙流、新冠等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在多种呼吸道疾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组方经典,使用安全,价格更亲民
考虑到月内多次发烧、甲流痊愈再患乙流的患者,或有短时间内重复用药问题。同时,针对一些慢性病患者存在基础疾病,需要特别考虑合并用药的安全性。因此不论甲流还是乙流,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用药应更为谨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连花清瘟从组方用药历史实践、临床前药理毒理、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上市后大规模人群中不良反应监测等多方面均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药理毒理研究,未见肝肾功能异常。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在急性毒理、长期毒理和安全药理等方面均具有良好安全性,未见肝肾功能损伤。上市后的百余项临床研究Meta分析显示,该药在治疗流感、呼吸道感染、肺炎、新冠肺炎等疾病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多病种联合用药,临床安全性良好。在近10年覆盖全国18家三甲医院应用连花清瘟的真实世界研究中,显示连花清瘟与抗感染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祛痰止咳药、扩张支气管药、保护胃黏膜药联合应用,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另有一项来自全国16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显示,连花清瘟与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乙酰水杨酸等药物联合应用,安全性良好,未见连花清瘟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另外,连花清瘟价格也比较亲民。作为国家医保药品,以胶囊剂型为例,疗程(7天)用药价格最低51.8元,日服费用最低7.4元。上市至今近20年,连花清瘟累计应用11亿余人次,是应用广泛、用药安全、疗效确切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品牌中成药。
对于流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近一段时间,家里可以常备一些连花清瘟,如果出现发热、头痛、流涕、咳嗽、咽痛、乏力和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无论甲流、乙流,及时服用,对症治疗,在缓解病情的同时,也能加速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