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骨松性骨折并非在骨骼的各个部位均匀分布,而是有几个特定的“高发区”,因此了解这些常见的骨折部位,对于预防和应对骨松性骨折意义重大,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前做好防护,还能在骨折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这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骨松性骨折常见的部位是哪?
骨松性骨折常见的部位是哪?
1、椎体:椎体是构成脊柱的重要部分,由松质骨组成,而骨质疏松时松质骨的骨量丢失更为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速,椎体承受的压力相对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2、髋部:髋部主要包括股骨颈和转子间等部位。在骨质疏松状态下,髋部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由于髋部是人体承重的关键部位,日常活动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一旦摔倒,强大的冲击力极易导致骨折。
3、腕部:腕部的桡骨远端是骨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当人们不慎滑倒时,出于本能会用手去撑地,这时身体的重量和摔倒的冲击力会集中在腕部,导致桡骨远端骨折。
4、肋骨:骨质疏松时,肋骨的骨质变得脆弱。轻微的外力撞击,如胸部受到碰撞,或者因剧烈咳嗽、用力呼吸等导致胸廓的压力变化,都可能引起肋骨骨折。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呼吸功能相对较弱,频繁咳嗽时更容易引发肋骨骨折。
关于骨松性骨折常见的部位,已经向大家讲解清楚了,而想要有效预防骨松性骨折,除了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摔跤以外,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地舒单抗。
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IgG2类),以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与RANKL结合,阻止RANKL与其受体RANK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与功能,从而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量、改善骨强度。该药是目前可用于人体治疗的活性最强的RANKL抑制剂。
而鲁可欣(地舒单抗注射液)与进口参照品具有相似的血药浓度,两者血清地舒单抗浓度在给药后各个时间点都非常接近,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鲁可欣与进口药物无明显差异,大家可放心使用。
以上就是“骨松性骨折常见的部位是哪?”问题的全部讲解了,了解这些部位的骨折特点和原因,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骨折,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骨折带来的不良影响。